网站首页 > 产业安全> 文章内容

总体国家安全观”要从娃娃抓起

※发布时间:2018-5-24 20:54:33   ※发布作者:habao   ※出自何处: 

  “我们国家的青年人,需要‘男子汉气概’和‘花木兰’,树立‘总体国家安全观’要从娃娃抓起。”《瞭望》新闻周刊记者在湖南、江苏、贵州、等地采访时,多位教育、科技和军工领域专家这样说。

  近年来,一些学校或社会组织在推动“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”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。但也存在实践内容不新、创新方式不多、吸引力和影响力不足等问题。受访专家认为,“决不能松懈斗志、决不能从思想上解除武装”,要防止在青年一代中出现“和平”思想。当前亟需面向年轻人群体,通过营造、手段创新大力和培养“男子汉气概”和“花木兰”,为强国建设夯实人才根基。

  “步行28公里,我们带着对先辈的和坚定的,用脚丈量自己的意志,用脚步丈量国家的概念。”这是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(以下简称“省锡中”)一位高二学生,在参加完“无锡抗战沦陷日”师生28公里徒步行军后写下的感言。

  《瞭望》新闻周刊记者在无锡市采访时发现,高考成绩在江苏名列前茅的“省锡中”,在每年“无锡抗战沦陷日”都组织师生长途跋涉,重温当年“省锡中”百名爱国师生不做奴,毅然步行几千里赶赴武汉、南昌和延安加入抗战部队的“锡流”;遇上国家公祭日、抗战胜利纪念日、烈士纪念日、“九一八”事变纪念日等,“省锡中”还举办隆重仪式,教育学生树立保家卫国;位于江阴的“远望号”测量船出海远航,“省锡中”更以“致敬崇高”为主题,组织学生上码头欢送;“省锡中”新生短期军政训练,突出磨练学生坚毅顽强、吃苦耐劳意志;学校综合社会实践活动,强调培养学生在境况下的能力;从高一到紧张备考的高三学生,几乎每天都上体育课或运动能力拓展课……

  “省锡中”教师戴佳玲、胡晓军告诉本刊记者,创设耳濡目染的爱国主义教育、通过学生自身实践活动开展深刻爱国主义教育、促使学生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,是学校近年来教育的主要内容。从几年来的推行效果看,学生爱国、爱军观念明显增强,身体素质改善,学业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。

  本刊记者在、湖南等地采访也发现,一些学校或社会组织近年来围绕树立“总体国家安全观”,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。

  中关村军民融合产业园招商运营总经理王正通告诉记者,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小学与产业园建立合作关系,组织中小学生来实地体验国防科技。产业园和学校目前正在筹建红色实训、军民融合射击馆等,让青少年在直观体验中提高国防意识。

  湖南省经信委副主任黄东红等人介绍,湖南教育界历来比较重视国防教育。湖南大学、湘潭大学、湖南科技大学等高校获批建设了一批重点国防特色学科;湖南省周南中学、常德一中两所中学还开办空军青少年航空实验班,对口前伸培养部队需要的人才。而中南大学近年有很多优秀毕业生从军,他们在军队普遍发展较好。

  今年以来,为进一步深化全防教育,从国家到地方都推出了很多新的举措。如贵州省近期提出,2018年要着力破解制约国防教育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,强化组织领导,健全运行机制,拓展教育领域,创新方式方法,推动实现教育对象、时间、地域、内容、手段“五个全覆盖”,不断强化广大干部群众全防观念和爱军拥军意识,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。

  多位受访专家告诉《瞭望》新闻周刊记者,对“总体国家安全观”的教育落实,各级、各地和各类机构的探索,有些已经全面铺开,有的尚属于“点”的探索或者“想”的规划,就落实于“行”的效果和整体到“面”上的状况看,尚存在很多缺憾。

  受访教育界人士说,从当前我国国民教育对国防和国家整体安全的覆盖来看,实践部分有待加强,爱国主义教育创新方式不多;教育衔接不够,阶段性的教育影响力不足;情感教育活动是主流,将情感为切身爱国行为的教育活动还需增强。

  有关注“总体国家安全观”建设的人士认为,从深层次看,我国相关领域教育在运用优势资源的顶层设计方面仍比较缺乏,存在资源布局不合理、指导关系不顺畅、主体责任不清晰等问题;相关部门统筹考虑国民教育发展时,将国防教育及其资源建设纳入规划尚缺乏通盘设计,军地之间仍缺乏有效沟通协调,现有教育活动针对性还不够强、“技术含量”还不够高,一些教育活动仍流于形式,吸引力、力不足。

  中关村联创军民融合装备产业联盟副秘书长强等受访者认为,现在年轻人活跃于网络空间,但社会交往相对较少,社会关注弱,容易以为中心。加上年轻人成长的社会长期和平、生活安逸,如果国防教育普及度和深入程度不够,那么就容易产生“和平”思想。

  多位受访人士说,“和平”思想影响年轻人群体,通过社会审美与价值取向就能一窥端倪。如有的年轻人更关注追求,而国家意识相对淡漠,集体安全防卫意识弱;有的人关心、支持国防的热情不高;还有一些人对身边人的合理、的爱国言行认同度不够。

  有教育工作者告诉记者,“和平”思想在审美态度上也有体现:例如,对女性评价看重“纤巧柔弱”,连一些男生也凭着“粉面桃腮”成了众人追捧的“男神”或“网红”;各年龄阶段学生群体也有“脂粉气重”的现象。

  有专家提醒,在当前的和平下也应看到我们面临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:周边复杂,国际形势波诡云谲……面对诸多的潜在,备豫不虞,为国常道,必须通过教育提高青年一代“总体国家安全观”,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与安全隐患的有准备之战。

  采访中多位专家对本刊记者表示,国安才能国治,必先治安。国家安全治理,既可以从社会结构上推进,也可以从社会功能上推进。当前,亟待通过观念重视、营造、手段创新面向年轻人群体大力和培养“男子汉气概”“花木兰”,在社会层面广泛树立“总体国家安全观”。

  湖南省科技厅党组童旭东说,当前军民融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。除了产业、企业,关键在人的融合——要在层面树立“总体国家安全观”。面向“90后”至“00后”年轻人,推动国民教育和国防教育深度融合,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丝毫不逊于国防建设与“企业、产业、行业、事业”的融合。

  童旭东,国家在幼儿园、义务教育阶段及高中、大学进一步提升国防意识和国防能力教育分量,把“总体国家安全观”纳入教育目标,形成一套组织领导、考核评价与政策法规体系。

  多位受访教育界人士,爱国主义教育、“男子汉气概”“花木兰”培养应从小抓起,国家从顶层设计入手,建立制度和规范,统筹运用各种资源,通过规划、政策引导等通盘布局手段,形成一套“社会动员机制”。即从幼儿园到小学、初高中、大学学习的每一阶段都设立一定课程、教材及设定教育目的和标准,结合实践教育促进学生内心情感成长和能力增长。要通过系统深入的“教与育并举”,以基础的、短期的、有形的“教”,以根本的、长期的、无形的“育”,来激发年轻人与大国、强国地位相称的国民。

  中央、国务院、《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》指出,加强教育资源统筹,完善军民融合的人才培养使用体系,提升军事人才质量。有受访专家,未来融合国民教育的国防教育,其目的应定位于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,普及国防知识、增强国防概念,增强国家安全的意志、技能和体魄。国家层面鼓励各方合作,全面深入开展创新实践活动,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年轻人的国防学识、辩识、意识、胆识,开创“大国防教育”新局面。(记者 苏晓洲 董振国 叶前任峰李劲峰刘硕马剑)

  本文来源于ipfs